当前位置:首页 > 地震观测站 >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 正文 |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简介 |
发布时间:2024-05-01 |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台站代码:14004)是由代县中心地震台、五台地震科技中心、定襄地震台合并而成,从2019年1月1日起上述3个台站业务工作统一由忻州综合地震台接管。2021年1月7日依据山西省地震局文件(晋震发{2021}7号),忻州综合地震台更名为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是山西省地震局专业地震台站之一。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为正处级建制,现有在职职工20人(编制2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8人。自2004年以来,站内业务人员主持科研项目达26项,撰写学术论文逾28篇(核心期刊6篇)。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负责忻州市辖区25472平方公里的地震监测工作,承担辖区内地震监测设施(34套地球物理观测仪器、37套测震仪器)的数据处理和运行维护、保障业务,管理辖区一般监测站,具体负责辖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与改造、仪器设备故障检测及维修维护、计量标校、数据质量控制、异常核实等任务,承担山西北部7条流动水准的每2月观测1次任务,承担地震现场应急相关工作。 (一)代县中心地震台 原代县中心地震台始建于1970年8月,1972年地震观测投入运行,台站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乡峪里村,地处五台山区边缘、滹沱河支流峪口河北岸二级阶地上,东邻忻定盆地南缘的五台山北麓大断裂,西北距代县县城约10 km。台站占地面积约4438㎡。 代县中心地震台所在的忻定盆地,北部以恒山断块隆起与大同盆地相隔,南部以石岭关横向隆起与太原盆地分开,自北而南由代县、原平和定襄3个凹陷组成,代县凹陷北侧为恒山,南侧为五台山,走向北东,垂向差异运动强烈,有巨厚的新生界沉积物,台址附近出露的岩层主要为太古界片麻岩系和第四系覆盖层。历史上发生过1次7级地震(公元512年)的和3次5级地震(公元1502年、1514年、1898年),近代以来3—4级地震和地震群活动频繁。复杂且独特的地质构造环境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使得该区域成为开展地震监测和研究的有利场所。 代县中心地震台肩负着监视山西中北部特别是忻定盆地地震活动的任务,提供地电阻率、钻孔应变、地形变等观测项目连续、可靠的基础资料,承担着全省60 %场地水准的观测任务,监视系舟山断裂、五台山北麓断裂、唐河断裂、恒山北麓断裂及口泉断裂的垂直活动。 (二)五台地震科技中心 五台地震科技中心始建于2005年7月,2010年10月建设完成,台站位于山西省五台风景名胜区内金岗库乡大插箭沟口,东邻五台山清水河,西邻五台山大断裂边缘,距大石线1.5 km,新阜高速5.0 km。台站占地面积约8658㎡,包括五台地震科技中心和形变观测山洞两部分。 五台地震科技中心构造上位于五台山中心,清水河西岸卧虎山下,紧邻五台背斜隆起和滹沱河断陷盆地,海拔高度为1331 m。中心附近出露岩层为太古界片麻岩系,第四纪覆盖为灰褐色粉砂土,全新统的洪积——冲积,以及现代的砂砾石层。附近流域水系主要是泉水汇积,表层为现代耕作土层,地表0.3 m—0.6 m以下为砾石层,砾石层之上为粉砂土层。 五台地震科技中心主要承担五台山地区及河北交界区地震监测工作,同时在科普、科研、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面为山西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提供了基地。 (三)定襄地震台 定襄地震台始建于2005年7月,1979年10月地震观测投入运行。台站位于定襄县南王乡茶房口村,距定襄县城9 km,距南王乡2.5 km。台站占地面积约14350㎡,包括定襄县南王乡茶房口和忻州市开发区两部分。 定襄地震台地处忻定盆地定襄凹陷南侧系舟山北麓,出露寒武系上统凤山组深灰色致密块状灰岩及竹叶状灰岩。定襄凹陷南缘为系舟山北麓断裂,全长100多km,走向北东,断面倾向北西,高倾角右旋正走滑断裂,是1038年定襄7¼ 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在摆房东北部有条北东—南西逆断层,长约10 km;摆房西南400 m外有平行排列的断层。 定襄地震台肩负着监视山西北中部特别是忻定盆地地震活动的任务,提供地下流体、地磁及地形变等观测项目连续、可靠的基础资料。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坚持求真务实、坚守奉献,始终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行业精神,严把地震监测质量关,工作认真细致,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其中代县中心地震台: 1、山西省“十五”地震前兆台网建设荣获2010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 2、山西省中小地震的精确定位研究荣获2010年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三等奖; 3、代县中心地震台流动水准(原平停旨头)观测成果(2003~2008年)荣获2010年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 4、代县中心地震台原平停旨头跨断层场地水准观测成果(2009~2014年)荣获2016年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 其中定襄地震台: 1、地震观测成果:1985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8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学进步三等奖;1996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 2、倾斜观测成果:1996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度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1997-2002地倾斜观测)二等奖。 3、氡浓度观测成果:1987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技成果四等奖;1992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学进步三等奖;1997年荣获山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2015年以来全国评比获奖情况
|
【打印】 【关闭】 |